日常工作
首页  >  学生工作  >  日常工作  >  正文
师范学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倡议书

发布时间:2022-03-24 点击数:

“花几分钟时间,避免几千元损失”

——师范学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倡议书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同学们,近期我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仍然时有发生,受骗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痛。分析近期案例,犯罪分子正是利用学生社会阅历浅容易被小恩小惠诱惑有资金需求等特点,冒充熟人、冒充公检法、冒充军人、冒充克服、刷单、盗用QQ、中奖、退税、招工兼职、网络贷款、炒股、信用卡、网络购物、游戏、积分兑奖、快递改签、网络直播、扫二维码、网络投资平台等手段实施诈骗无论诈骗手段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凡是涉及到“钱”,立即停止操作,守住钱包。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障财产安全,倡议大家提高警惕性自觉做到如下几点。

1.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预防诈骗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按照这个APP安装后实名注册,务必开通“来电预警”、“短信预警”功能(不开通就无法识别、预警),通过“风险查询”功能,对可疑账户、IP、网址、QQ、微信进行查询学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有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2.做到“个一律”、“八个凡是”和“三不一及时”,坚决抵制电信网络诈骗。

“七个一律:

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要求汇款的,一律挂掉;

所有短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一提到“安全账号”的,一律是诈骗

只要一谈到借钱的,无论多急,一律要向核实清楚(越急越可疑)。

八个凡是”: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

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打款的;

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资金审查”的;

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凡是以上行为都是“诈骗”。

三不一及时”:

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及时报警。


3.合理节约开支,理性消费、拒绝攀比,坚决克制贪念,冷静面对诱惑,远离电信网络诈骗。

4若怀疑正遭遇诈骗速拨打“全国反诈电话”96110进行咨询、或报警,或及时向班主任或学院辅导员老师反映。

不贪图小利不急功近利,不投机取巧,以保证自身财产安全。



师范学院

2022.3.23